在离开前的最后一天,北京终于展现了它最可爱的面貌。前一天晚上被雨淋到半夜,第二天早上被呼呼的风啸吵醒,但八点多醒来就远远地看见了国贸的高楼,而不再是习惯性地被尘埃模糊了视线。 来了北京本来就应该习惯和尘土作伴,无论是春天的扬沙还是房间里永远也擦不干净的落灰。尘土们致力于模糊这里的一切,恰好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掩埋,也有很多事情不太需要看清。但我还是最喜欢秋风刚起的这些日子,也许恰好碰上一场秋雨的结束,池塘涨上了水,在开阔的地方可以一路看到西山。

一般来说,这个时候路上的行人也换下了色彩张扬的夏装,穿着深色系的长衫走进金黄的银杏林。以前好像大家到这个时候就会很兴奋,会找上一个蓝天白云的日子去林子里拍照,然后把照片发在朋友圈引得一片赞美。我一直都觉得这样的照片很美,总想着等离开之前也拍上几张。然而真到了离开的时候总是从不同处感觉到催促,例如朋友圈里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再没有人会发布类似的照片,例如会拍照的朋友都渐渐从校园里远去。

其实如果不去细想的话,生活还是如往常。就像上个月刚回来时那样,工作,三餐,睡觉。然后忽然在一个阴沉的中午,想起来原来马上就要离开了,于是迅速地丢掉一切,趁我心疼之前。先是在工位丢掉了答辩的时候师弟师妹们送的花束,在北京干燥的空气中即使是失水也同样保持着淡雅的颜色。再是回家的时候留下了23年起陪着我的书包,那大概是我的第一件北面,被我3折拿下的时候我高兴了一整个寒假,带着它走过繁华的上海、东京和台北,也一起在夏威夷看过海,在Berkeley看过夕阳。最后,收拾寝室的时候丢掉了陪了我6年的被子,那个小小的被子也跟着我从北京走到旧金山又回到北京,在动荡的岁月在不同的夜里始终为我隔绝恶寒。

在丢完一切之后,天气迅速地转晴,伴随着北风呼啸而过。本来充满困意的午后因为灿烂阳光而变得明亮起来,清凉的空气又给脑筋喂了薄荷糖。最后一周一直在期待一个好天气,没想到好天气发生在决定离开的这天,真是像极了网易云上一步之遥的评论区说的,真正的离开,不是生离死别,也不是大吵大闹,而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门,从此再也没有回来。我以为离开之前我会痛哭,会写很多回忆从前的文字,会趁着秋色走遍北京,会再次在某个小饭馆的阁楼上醉倒,但其实我都没有,没有掉一滴眼泪,也想不起被尘土覆盖的记忆,没有赶上最浓的秋色,就连喝酒也得挂念着下周的论文截止而只敢浅尝。

而最后,我只是轻轻关上房门,转身推着行李走开,仿佛这次同以往一样,只是一次漫长的出差,而我还会在未来的某个夏夜坐上首都机场的出租,被四环路上红色尾灯的河推着走过华灯闪耀的望京和鸟巢,拐进东北门,走过熟悉的岗哨,最后停在我出发的地点,和室友说一声“我回来了,明天一起去紫荆吃饭?”